室溫下3D打印玻璃:神話還是現(xiàn)實?
科技前沿
21天前
林肯實驗室最近的一個項目或?qū)⒏淖冞@一現(xiàn)狀。一個團隊成功在低溫下3D打印了玻璃物體:他們的直接油墨打印技術可在室溫下開始打印,隨后僅需250°C的熱處理即可。
Lithoz的LCM陶瓷3D打印如何解決半導體行業(yè)挑戰(zhàn)
科技前沿
17天前
從智能手機到自動駕駛,從加密貨幣到人工智能,對性能日益強大的微芯片的需求正在蓬勃發(fā)展。原材料短缺、貿(mào)易沖突以及緊張的全球政治局勢,正同時給半導體行業(yè)帶來巨大壓力。尋找安全的生產(chǎn)基地是當務之急,許多制造商由于工廠搬遷,在交貨周期和交付方面面臨著巨大的壓力。如何應對所有這些挑戰(zhàn)?3D打印高性能陶瓷又如何幫助半導體行業(yè)快速解決這些問題?
冷噴涂3D打印修復橋梁
科技前沿
19天前
橋梁維護是一項必不可少但耗費人力的工作,尤其考慮到鋼材等材料易受腐蝕的影響。根據(jù)《2025年美國基礎設施報告》,美國僅有49%的橋梁狀況“尚可”,6.8%的橋梁被歸類為“較差”。修復這些老化橋梁的預計成本超過1910億美元。然而,采用創(chuàng)新的修復技術可以顯著降低這一成本。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(UMASS)的一個研究團隊正在與麻省理工學院(MIT)機械工程系合作,研究冷噴涂3D打?。–SAM)技術,將其作為應對這一全國性挑戰(zhàn)的有前景的解決方案。
3D打印的500年前假肢手復制品暗示了文藝復興時期截肢者的生活
科技前沿
14天前
奧本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利用3D打印技術重現(xiàn)文藝復興時期的假肢,為了解歷史上截肢者的經(jīng)歷提供新的視角。這支由歷史學家和工程師組成的跨學科團隊專注于研究卡塞爾手,這只16世紀的德國假肢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已知的約35只機械手之一。